
標題

標題
內容
錨定“六大工程”!廣東文化界代表熱議新階段文化強省建設
更新時間:2022-02-14 來源:羊城晚報
《羊城晚報》 2022年02月13日 A03版
扎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大會11日在穗召開。大會強調,要聚力實施“六大工程”,強基固本,守正創新,奮力開創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12日,圍繞這“六大工程”的實施,以及新發展階段的文化強省建設,廣東文化界代表繼續展開熱議,并從多個層面建言獻策。
【工程一 】
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工程,
打牢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
● 廣東省社科院黨組書記? 郭躍文:
為文化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扎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首要任務?!睆V東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郭躍文表示,省社科院作為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陣地,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武裝的重中之重,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當好新思想的學習先鋒、研究能手、傳播信使、實踐模范。
郭躍文指出,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工程,省社科院要充分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的“龍頭”帶動和協同創新的樞紐作用,依托專家隊伍做好研究闡釋工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作為“理論粵軍”先鋒隊,省社科院要積極開展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為廣東扎實推動文化強省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支持,努力推出一批原創性觀點、標志性成果。
此外,還要做好理論宣傳和專題宣講工作,引導干部群眾更好地學習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持續深入抓好理論宣傳,聯系實際抓好社會宣傳,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陳金龍:
以學術話語闡釋新思想新論斷
“廣東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在全國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生動素材。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彰顯廣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地位,是廣東學者應有的擔當?!?/span>
對于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工程,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如是說。
如何實施該工程?陳金龍認為,要著重圍繞《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展開研究。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系列新論斷,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詮釋的課題。
同時,他強調,在這一工程實施中,廣東學者要運用學術眼光、學術話語進行深入思想闡釋,揭示其中蘊含的學理,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學理支撐。
【工程二】
實施主旋律弘揚工程,
匯聚奮進新征程的強大正能量
?● 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 張培忠:
扎根基層創作正能量藝術作品
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文藝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表示,這也是時代和人民賦予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文藝界弘揚主旋律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其他領域,張培忠指出,要以守正創新的精神塑造時代新人?!爸餍勺髌凡荒軆H用宣講的方式,而要通過塑造優秀、飽滿的新人形象,讓藝術的表達潤物細無聲地流淌到觀眾心里?!?/span>
鑒于此,一切有追求、有本領的文藝工作者要提高閱讀生活的能力,不斷發掘更多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現象、新人物,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的藝術形象?!拔覀円膭钗乃嚰以鶎?,深入生活去感知去發現,這樣才能創作出具有正能量的藝術作品?!?/span>
?● 國家高端智庫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張志安:
有效把握網絡文化傳播內在規律
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導,積極弘揚主旋律和傳播社會主義價值觀,是推動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核心組成。國家高端智庫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張志安表示,繁榮、興盛、充滿活力的文化,需扎根本土、立足灣區、放眼全國,也需有效把握新媒體傳播和網絡文化傳播的內在規律。
他指出,從輿論傳播角度,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主要面臨三個挑戰:互聯網平臺興起,傳播格局和生態系統的重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多元思考和復雜社會心態;中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差異及其全球化影響?!瓣P鍵策略是把握生態變化格局,掌握網絡傳播的規律,探索分眾化、精準化和科學化的輿論引導機制,立足入眼入耳,追求入腦入心?!?/span>
文化強省建設中,針對重大、敏感網絡輿情或熱點事件,張志安強調要建立科學輿情監測體系,實施科學、有效的輿情處置機制和引導策略,在堅持透明、開放、真誠溝通的基礎上,進行有效輿論引導。在大灣區的發展視野下,文化強省建設的扎實推進還需強調人文精神的視角,挖掘那些屬于共同文化記憶、社會認知、道德規范、價值觀體系認同的精神。?
【工程三】
實施文明質量提升工程,
努力交出精神文明建設的優異答卷
?● 廣州市文明辦副主任? 鮑煒:
穗將選樹百個文明實踐示范站點
廣州市文明辦副主任鮑煒認為,大會提出要聚力實施文明質量提升工程,這為新形勢下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提供了重要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據介紹,近年來,廣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從“試點破題”邁入“全面答題”的新階段,全市共建成文明實踐中心(所、站)2996個,基本實現陣地網絡全覆蓋。
2021年,全市依托中心(所、站)共開展黨史教育、理論宣講、文化惠民等文明實踐活動近2萬場次,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作出了貢獻。
鮑煒表示,下一步,廣州市文明辦將認真貫徹大會精神,組建文明實踐宣講團廣泛開展理論宣講教育,在全市選樹100個文明實踐示范站點,融合社會資金和文明實踐基金,孵化培育一批優質高效的特色志愿服務項目,推動機關、學校、企事業與中心(所、站)結對共建,努力交出精神文明建設的優異答卷。
?● 廣州市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秘書長? 甄鶴:
期待更多政策支持促進志愿服務
“大會提出聚力實施‘六大工程’,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其中關于文明質量提升的內容,這將激勵全省形成適應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文明風尚、行為習慣?!睆V州市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秘書長甄鶴說。
甄鶴表示,期待廣東能夠出臺更多支持和促進志愿服務發展的政策舉措,發揮科技優勢,促進全省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數字化水平向更高、更集中、更智能方向發展。同時,著力優化志愿服務組織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強化能力提升與資源保障,提升全省志愿服務專業化、常態化服務水平。
此外,鼓勵以志愿服務作為企業參與第三次分配的創新路徑,鼓勵更多企業就地、就近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以精準而溫暖的服務回報社會。
【工程四】
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 廣州圖書館館長? 方家忠:
不斷增加優質文化產品服務供給
廣州圖書館館長方家忠說,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要求建設覆蓋城鄉、優質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增加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之一就是實現覆蓋城鄉的均等化服務,破除區域、城鄉的差別?!狈郊抑艺f,在這一目標之下,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各個方面高質量發展。
他表示,現在公眾的文化需求提高了、多樣化了、高級化了,要對應提供這樣的服務。以公共圖書館為例,公眾需求可能不僅是到這里來閱讀學習、借閱圖書,還希望在圖書館里看到一些好展覽、參加一些好講座,進行文化的交流、鑒賞活動,那么,圖書館就應提供多一些這樣的優質服務滿足公眾需求,把服務做精細、做高效。
他認為,要通過要素投入去驅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廣東還可在人文灣區建設中充分吸收借鑒港澳經驗,助力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化優勢。
?● 廣州市越秀區文化館東山街道分館館長? 張安國:
助推基層文化惠民工作創新發展
“大會的召開,讓基層公共文化活動能夠更加向扎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靠攏?!睆V州市越秀區文化館東山街道分館館長張安國表示,大會提出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對基層公共文化提出了不斷增加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新要求。
2019年,“廣州市東山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復興工程”項目榮獲“亞洲都市景觀獎”,東山、新河浦已成為一張具影響力的文化名片。張安國介紹,東山街道正以文化賦能,讓文化與體育、科普、社區治理深度融合,助推東山街地區文化惠民工作創新發展。
他說,正是通過文化與多方面結合,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更便民親民,在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下,讓當地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共建、文化共享氛圍。
【工程五】
實施嶺南文化“雙創”工程,
致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廣東粵劇院院長? 曾小敏:
粵劇融合創新走出一條先鋒之路
讓嶺南藝術瑰寶粵劇在新時代得到傳承、發揚和創新,是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近年來關注的重點和努力的方向。此次大會提出“實施嶺南文化‘雙創’工程,致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堅定了她的粵劇傳承和創新之路。
對于文化融合創新,近年來廣東粵劇院做了諸多嘗試,包括拍粵劇電影、制作戲曲主題粵語歌曲、與動漫跨界融合、與說唱結合等。曾小敏認為,要發揮好粵劇的延展性,與各種好的藝術表達方式進行融合創新?!斑@些都是很好的推廣方式,能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并喜歡我們的傳統藝術?!?/span>
“新媒體平臺給予我們更廣闊的創作空間,讓粵劇獲得更大關注?;泟‰娪啊栋咨邆鳌で椤?、B站跨年晚會、廣東衛視虎年春晚等,都讓粵劇‘賺足眼球’。前不久,我們改編的《原神》游戲插曲也在B站中突破370萬播放量?!痹∶粽f,這些嘗試讓粵劇逐步“出圈”,粵劇藝術之美為更多人所欣賞。
希望粵劇能夠在創新和跨界融合方面走出一條先鋒之路,也為實施嶺南文化“雙創”工程提供一種示范。
?● 南越王博物院院長? 李民涌:
自覺做好嶺南文化的對外傳播者
“助力嶺南文化做強做優做大,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們基層文化工作者責無旁貸?!蹦显酵醪┪镌涸洪L李民涌說,南越王博物院作為公共文化機構,展示和傳播南越文化、嶺南文化是一個重要職責。他認為,廣州的博物館工作者要自覺把嶺南文化傳播出去,第一個層面就是把嶺南文化推介給全國。
“此前,廣州已在國家博物館舉辦了‘海宇攸同——廣州秦漢考古成果展’,接下來,我們會把南越文化、嶺南文化推介到全國各地,其中馬上要舉辦的就是在上海的‘漢武海疆文化展’。同時,我們也計劃把嶺南文化繼續向國外推介?!?/span>
李民涌稱,從廣東整個文化系統,特別是廣州的文博系統來看,要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建議政府、社會加大對文博事業的投入,“這個投入,除了資金方面,也包括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投入”。
【工程六】
實施對外傳播工程,
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
?●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劉濤:
創新對外傳播話語體系敘事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這一重要論述無疑為廣東實施對外傳播工程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方略?!濒吣洗髮W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濤教授表示,實施對外傳播工程,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要打造好廣東故事傳播的話語體系和敘事體系,可以從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三個維度切入。
其中,“新概念”強調的是話語思想創新;“新范疇”強調的是話語框架創新;“新表述”強調的是表現形態創新。
劉濤強調,在新媒體語境下,廣東故事的生產與傳播必須符合數字媒介時代的符碼語言和傳播規律,尤其要體現數字化、視覺化、情感化、形象化、趣味化的特征。面向未來,我們不僅要將廣東故事融入數字產品之中,而且要在“元宇宙”中進行戰略布局,講好廣東故事。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一方面需要“摸清家底”,開展廣東的數字資源工程建設;另一方面需要整合多學科力量,探索新型國際傳播人才的新模式新機制。
?● 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周承杰:
創新文化人才工作機制至關重要
大會提出實施對外傳播工程,要求不斷夯實文化強省建設的人才基礎。對于人才培養,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周承杰感受頗深。
從廣彩學徒到成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他受益于社會工美藝術人才的培養,也深知當下許多年輕人不愿從事工藝美術行業的原因——人才培養周期較長,從入門到出師所需成本較高,與此同時,狹窄的市場又不能吸收太多的人才就業。
周承杰認為,這些現實問題,需要在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中解決。
“創新文化人才工作機制是打開工美藝術市場的關鍵?!彼J為,工藝美術總結和傳承了前人的智慧與技藝,如今也通過不斷學習運用新的科技在工藝品中注入新的審美理念與美學思想,從而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和時代元素的題材與作品,做出有中國特色和民族韻味的藝術瑰寶?!皯撚眠@些作品講好廣東故事、灣區故事乃至中國故事,強化人才培養,進而助力建設文化強省?!?/span>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杰 孫磊 符暢 黎存根 黃宙輝 陳亮 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