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劉人云|《長江柳》
更新時間:2022-03-23 來源:廣東作家網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長江柳:劉人云作品選/劉人云著.-北京:團結出版社,2021.5
ISBN 978-7-5126-8640-3
1.①長… Ⅱ.①劉… Ⅲ.①中國文學-當代文學-作品綜合集V.①I217.2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1)第041878號
出 版:團結出版社
相關評論
改革大潮的“快閃”,智者審世的“金睛”
——推薦劉人云散文集《長江柳》?
深圳商報編輯? ?夏和順?
一
《中國教育報》曾有文道《期待出現更多作家型語文教師》,歷史和實踐早已證明,這樣的教師教語文和指導作文,一般都勝于別的教師。尤其是教寫作,因為善于游泳的教練教游泳,一般都要比不會游泳的教練更強。所以,作家型的語文老師是應該大力提倡的。過去,魯迅、葉圣陶、朱自清、沈從文、冰心等等大作家都當過教師?,F在,也有許多這樣的老師,廣東省作協和劇協會員的劉人云先生,就是時代期待的這類作家型語文教師之一。
劉先生是安徽蕪湖人。作為一名“老三屆”中的文科學霸,一生經歷了頗多坎坷。他是作家、詩人和教育名師,長期耕耘著教書育人和寫作編輯兩塊田,收獲頗為豐盛。他在中年時從內地闖人深圳,是深圳市中學語文首位學科帶頭人、教育教學專家,在深圳教育界聲名顯赫。他的才華是多方面的。就文藝創作而言,他是多面手,樣樣在行;教書育人,更是成果顯赫,上課大受師生歡迎,搞科研寫論文連連獲獎或發表,教育教學管理、編輯書報刊等等都是拿手好戲。
他勤奮敏捷且效率奇高。有老同學戲稱道,一見他,就看見他的額頭上刻有一支筆,幾乎每天筆耕不輟,共發表的各類文章共有七百余萬字。其中發表的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獲多個文藝獎項。他一共出版了教育教學著作7本、文學作品4本。古人將“立功、立德、立言”作為人生目標,每一個正派作家都可以因“立言”而感到自豪和欣慰。年老的劉先生更是如此。
《長江柳》一書收集了他的90篇文章。絕大多數曾發表在各地報刊上,也有十多篇選自他以前出版的詩歌散文集《風雨花》。寫作時間從上世紀80年代起,集中在90年代,一直延伸到今天。其充滿正能量,獨具慧眼,感情真摯,取材廣泛,內容豐富新鮮,形式多姿多樣,以記敘和議論為主,頗具時代感、可讀性和實用性,可謂:改革大潮的“快閃”,智者審世的“金睛”!讀者可以跟著它一起重溫改革開放走過的光輝歲月和即時思考,并獲得感動、啟示和樂趣!
二
全書分為四輯。除了前面兩篇,其余都是按文章發表的先后時間排列的。
第一輯為“輕揚江堤”。
主要是人生感悟,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很有啟發性。之所以讓第1、2篇提前安排,是因為作者另有考慮。首篇《一語驚天》,表達了作者全部散文寫作追求的重要目的之一,即“獨具慧眼”,或者說像孫悟空那樣具有洞悉事物本質的“火眼金睛”,以有助于讀者認識人生,提高人生的質量和效率。文中說得好:“‘一語驚天’,《現代漢語詞典》上沒有解釋,我想它是指那些獨立、新穎、深刻的見解卻以簡明扼要的話語來表達,而對聞者造成很大的沖擊力,或使人如聞天語,或使人豁然開朗,從而使人的思想認識產生了一個飛躍,上一個臺階,使人有‘聽君一句話,勝讀十年書’之感,實為知識者人生中的幸事?!?/span>
如從本輯中的《不被承認并非不承認》《爭取一步便跨過零》《提醒前進》等文,以及全書,你都可以感受到在人生前進途中,作者的睿智如“金睛”閃閃發光。??
細分一下,這輯里還有兩類文章,一類是寫對社會環境認識的,如《戲說深圳的百分比》《在陸與海的連接處》《沙暴襲來之時》《火車行,必有我師焉》等,尤其是《帶隊赴英夏令營學習記事》一文,會讓你大開眼界。還有一類是寫自己及父母的。其中全國獲獎的《課堂賦》,就是寫了自己的主耕田——教學生涯的,雖然不長,但概括形象鮮明。將它放在全書第二的位置,也是做個強調。至于寫父母的《分段》和《我的母親是抗戰老兵》(在網上廣泛流傳),筆端流淌歲月滄桑,人生坎坷,令人不禁潸然淚下。
第二輯為“雨巷茶語”。
以時評為主。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充分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家國意識和人文情懷。這輯里特別表現出作者對時事敏銳的攝取力和老到的洞察力!盡管世事已變遷,但讀來仿佛就在眼前。
前已提到,作者在1994年2月—6月,受《深圳法制報》夏和順編輯之邀,擔任該報時評業余編輯,每周寫一篇國內時事綜評,要求抓住典型和共性,并帶有情節性。這不啻是一場考驗。但對善編能寫的他來說,正是拿手好戲!他小學和中學時就是全校墻報主編,先后主編了多家單位的報刊資料,多達30多種,這一次正好再顯身手,于是一連寫了18篇,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讀者盡可慢慢品味。
第三輯為“文房走筆”。
主要是文藝評論和閱讀指導。
一是對文藝作品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的分析評價,十分獨特,富有創見,給閱讀者簡明深入的導引,給寫作者以極大的啟示,顯示了作者較深厚的文學理論功底和敏銳的藝術鑒賞力。如《使世界變小》和對電影《芳華》的評論等等,都是短小精干,新穎別致,令人深思,且饒有趣味。
二是對著名作家作品的評論或讀后感。如對曹雪芹、茅盾、郭沫若、張愛玲等以及家鄉著名工人作家王興國的評論,盡管分量不一,有些只是一個點,但都有獨特的見解,絕不炒人冷飯,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品德和才華。如獲省報紙副刊獎的文章《癡——一部巨著的輻射核》,舉重若輕,一下子抓住《紅樓夢》藝術構思之核心,并以此作為評析電影《紅樓夢》的標桿,自然令人信服。
三是對閱讀的指導。這也是他作為語文名師的強項。他著有專門指導高考中考閱讀與寫作的著作,影響很大。這里主要談的是對一般文藝作品的閱讀意見,相信對讀者的閱讀一定有所幫助。
第四輯是“杏壇采霞”。
主要是寫教育方面的。作者是教育教學名師,他的教育教學著作及文章比他創作的文藝作品要多。但是,這部分選擇的文章不能專業化學術化,必須面對廣大讀者,并讓他們有所收獲。所以主要選擇了以下三個方面:
1、反映深圳教育教學和師生前進風貌的文章。深圳教育的發展與特區的發展是緊緊關聯的,從當初的一個邊陲小鎮快速發展成舉世矚目的現代化大都市,這里面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也是廣大讀者急切希望了解的地方。而作者發表了大量有關這方面的通訊特寫一類的文章,本輯盡心選了一部分,如《特區中學生五彩的內心世界》《特區教師心態一瞥》《胞情備忘錄》《一曲擁抱新世紀的彩色立體交響》等。深圳教育當然也有困難的一面,《感情溫暖,智力扶o'zh持》一文反映了作者他們退休后支持經濟類民辦學校的情況,令人焦慮,也令人欣慰。
2、關于教育學生的短評。作者發表過大量這方面的文章,這里只選有代表性的幾篇。作者曾受《特區教育》雜志社的邀請,從1997年到2000年,擔任該雜志特約撰稿人和《現代家庭教育》專欄主持人,這里只選用了《教孩子學會與人相處》一篇。又如在海天出版社出版的《特區學生也有煩惱》一書中有他寫的7篇文章,這里只選了《愛是不能忘記的》一篇。還選了《2008屆高一新生入學教育大會演講提綱》,你可以看到學校和教師是如何殫精竭慮來幫助學生立志成才的,相信對家長和學生還有一定的震撼的。
3、還有對一些教育熱點的評說、經驗介紹和對學生作文的指導。主要如高考,既有對高考改革的建議(《改革高考內容比改革制度更有作為》),又有對學生參加高考前的心理指導(《高考前我講了三個小故事》),又有對高考后學生家庭攀比現象的批評(《學生家庭里的熱戰冷戰:常常源自攀比》),還有對大家都關心的高考作文的指導(兩篇),因為作者是作家型的語文教師,所以,他的指導非常準確具體到位,含金量很高,不是空泛抽象,更不是隔靴搔癢。隨著高考語文和作文份量的加重,這些文章一定會引起家長的興趣并對孩子有所幫助。
這些文章的特色也都是“獨具慧眼”,具有很大的啟發性。
總之,這本散文選最大的特色就是獨創性強,思辨性強,新穎豐富生動,極具指導性啟發性,不愧是:改革大潮的“快閃”,智者審世的“金睛”!
三
說到本書的書名,本書第一輯里的文章《人生當如樹)作了形象的印證。柳,樹中的文君子,迎風而立,搖曳多姿,與水做伴,生命力極強,多生于江南?!安蓍L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睏盍拿缹W價值在中國深入人心。所以,它是作者心中的偶像。定語“長江”是作者心中的母親河,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故將“長江柳”作為書名。
“工作著是美麗的?!睂夏耆藖碚f,更有深刻的體會。前不久,90歲的軍旅作家徐懷中的作品《牽風記》,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這對所有老年作家都是一個有力的鼓舞。盡管老年人精力已大不如前,但適當的有節制的工作,只會有益于健康, 更充實了人生。古人將“立功、立德、立言”作為人生目標,每一位作家都可以因“立言”而感到自豪和欣慰,年老的劉先生更是如此。 祝他老當益壯,“立言”輝煌!
?